服務熱線
156-1019-7555
能源、原材料、出口退稅調整、加工貿易新政、人工成本以及人民幣升值和貿易壁壘等因素已經使單純依靠價格優勢的中國制造業面臨非常嚴峻的形勢。
據美國咨詢公司AlixPartners新報告估計,到2015年,把制造業外包給中國的成本與在美國本土生產的成本相當,中國再也不是制造商尋求低運營成本的目標。
AlixPartners執行董事SteveMaurer表示,中國制造業的成本優勢這幾年顯著萎縮,2005年,中國的上岸成本普遍比美國本土生產低25%~30%。而目前,由于勞動力工資上漲、人民幣升值和中國產品外運成本使得中國制造越來越昂貴。據分析,目前2/3的差距已消失。如果一直保持這樣的趨勢,今后四五年內,中國制造的成本將與美國相當。
有分析指出,由于中國不斷提高低工資,薪酬一直穩定上漲,對勞動力的競爭迫使制造商提高工資以吸引和留住工人。與十年前相比,中國工人工資年均上漲12%,人民幣兌美元同期升值25%。如果人民幣繼續升值,中國制造的產品運往世界各地的成本將更高。